粗糙轮廓一体机融合粗糙度测量与轮廓扫描功能,为工件质量提供精准数据支持。其测量精度与重复性高度依赖规范操作。掌握
粗糙轮廓一体机的科学使用步骤,是确保各部件高效协同、数据可靠的保障。

第一步:环境准备与设备调平
将设备置于稳固、无振动的工作台,远离强磁场、气流与阳光直射。检查环境温度(建议20±2℃)与湿度(40–60%)。调节设备底部可调支脚,使用高精度水平仪校准,确保主机水平,防止测量倾斜误差。
第二步:开机自检与系统初始化
接通电源,启动主机与控制软件。设备自动执行零点校准与传感器归位。观察探针是否处于安全起始位置,无卡滞或碰撞风险。等待系统自检完成,确认各模块通信正常。
第三步:探针选择与安装
根据工件表面特性选择合适探针:
粗糙表面选用较大半径(如5μm);
精密镜面或微结构选用小半径(如2μm)。
小心安装探针至测头杆,确保锁紧牢固,避免松动。检查针尖无破损或污染,必要时用专用清洁液擦拭。
第四步:工件装夹与定位
将待测工件牢固固定于工作台或专用夹具中,防止测量过程中移动或振动。调整工件位置,使待测区域与探针扫描方向平行。使用千分表或光学对准仪辅助定位,确保扫描路径准确覆盖目标区域。
第五步:参数设置与测量执行
在软件界面选择测量模式:
粗糙度测量:设定评定长度(如5倍取样长度)、滤波方式(高斯滤波)、截止波长等;
轮廓测量:设定扫描长度、分辨率、触针提升高度等。
确认参数无误后,启动自动扫描。探针沿导轨平稳移动,实时采集表面数据。避免触碰设备,防止干扰。
第六步:数据分析与报告生成
测量完成后,软件自动显示原始波形、滤波曲线与轮廓图。系统计算Ra、Rz、Rq等粗糙度参数,或角度、半径、直线度等几何特征。可叠加多个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。生成标准化报告,包含图像、数据、标准符合性判定,并导出PDF或Excel格式存档。